系所簡介

化材系簡介

化學偏重的是物質特性以及物質之間的反應性等較理論性的科學研究,化材系雖然也有部分的相關研究,但是重點在於將這些理論性的科學研究成果透過量產技術帶入人類的生活之中。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項目幾乎都與化材系息息相關。因為每一項產品幾乎都與化材系有相關性,因此無論在紡織工業(例如嫘縈、耐綸等人造纖維)、特用化學品工業(例如塑膠添加劑、染顏料、塗料、接著劑、界面活性劑與清潔用品及化妝品製品等)、石油工業(例如汽油與航空用油)微電子工業(例如LED產業之顯影液與光阻液)、化工產業(例如塑膠原料與輪胎)能源工業(例如生質能、燃料電池與太陽能電池等)
 

本系通過IEET工程認證,也就是畢業生的學位到世界上任何先進國家都可獲得承認,另外本校除了是教育部通過的教學卓越大學也是一所學院相當完備的綜合型大學學生除了可以修習化材相關知識外,也可以跨學院選課培養自己成為全面性的職場即時戰力。
 

本系為了培養學生就業競爭力,除了要求學生必須修習專題實作課程外,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有提供暑期實習的機會,讓學生提早認識職場環境,企業實習期間除了勞健保與最低工資保障外,系上老師更會不定期的協助學生瞭解企業文化與職場倫理;另外在大四最後一學期課程中,學生亦可選修企業實習課程提早進入職場適應半年的時間,這段期間企業界將學生視為正式員工,目的是讓畢業生與產業無縫接軌。
 

本系提供材料工程、程序工程與生化工程三大領域課程讓同學修習,與其他大學相關科系作法不同的是並不採取選定領域別的方式強制學生分類,目的在於讓學生多看看各領域的不同進而找到自己未來合適的發產方向。此外更提供高中數學、物理與化學相關科目的補救教學課程,提供成績優異的學長姐家教機會教授有學習困難的學弟妹,透過同儕互動提升學習動機與意願。除此之外還提供學生超過50種以上的學程培養跨領域專材,並且提供工程倫理、服務學習、全人護照、英語能力等綜合型的能力提升措施。

 

教學軟硬體環境

本校圖書館為私立大學藏書量第一的圖書館,館藏資源豐沛,提供有關化工、化學以及材料相關的圖書與網路資源,截至102學年度為止共有紙本資料1,300,565冊、視聽資料73,718件、紙本期刊6,992種、電子期刊34,432種、電子書289,785冊以及線上資料庫195種;另外本校體育館為東南亞各大學中樓地板面積最大的運動設施場地,共提供數十種包含游泳、健身等運動的設施與場地;本校並設有24小時K書中心、24小時資訊中心等設施提供學生進行輔助教學使用。
 

本系目前共有1位特聘教授、6位專任教授、4位副教授、3位助理教授以及6位兼任業界教師。施漢章教授在國內材料界為首屈一指的學者,其他的教師更在程序領域、材料領域以及生化領域上有傑出的學術成果表現;另外本系目前為了因應教學與研究的需求,目前設置了化工基礎實驗室、尖端材料實驗室等共12個實驗室,其中有提供千萬以上的設備如:場效型SEM以及X光繞射儀等提供大學生進行專題研究之用。
 

本校為綜合型大學,社團活動非常多元,依照功能屬性可分為全校性、生命關懷類、服務類、康樂類、學藝類以及體能類等;另外為擴大國際視野並加強語文能力,每年無論在國際交流與交換學生等項目都有經費補助,本系每年都會選定一所知名大學進行移地教學活動,並且提供包括生化工程概論、環境工程、工業化學分析、生物資訊、研究方法進行全英語授課,另外開授工程英文以及科技論文閱讀與寫作等,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歷史沿革

民國五十四年,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及陶業專修科成立,為本系的前身。

民國五十六年,更名為中國文化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分設造紙及陶業兩組。

民國七十三年五月,本系有感於高科技人才之需求殷切,培育造紙專業人才,應付造紙工業之所需,本系遂與印刷系共同設立造紙印刷研究所,並分設造紙、印刷兩組,目前,碩士班畢業生分佈於國內外各大紙廠,並分別擔任要職。

民國七十七年,向教育部簽報自七十七學年度大學聯招起,取消造紙與陶業之分組,改以化學工程學系之名稱,分A、B兩班招生,使本系畢業同學出路更寬廣,並致力於培育化工高級專業工程人才,為生化、電子、材料、資訊時代的工業發展,提供所需。

民國八十七年,造紙印刷研究所更名為材料科學與製造研究所,隨後並脫離化工系獨立。

民國九十八年,本系為因應時代需求,經教育部核准後,再次與已經更名為奈米材料碩士班(原為材料科學與製造研究所)合併,系所合一並更名為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歷任系主任、所長

歷任系主任有楊守珍、陳善鳴、朱健、宋光梁、楊家鑑、許慶雲、黃齊剛、鍾延春、王耿昭、陳文智及陳景祥等諸位教授,現任系主任為王子奇教授。現任碩士班所長為王子奇教授。